甫於11月中宣告二期工程修復完工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,今年共加入10棟新開放的館舍,抵達全區開放營運里程碑,也讓這座博物館小鎮更加生氣蓬勃、展現新生豐沛能量。
約莫發展於1813年的大溪老城區,在時光的醞釀下發展出獨有的文化記憶與生活型態;林立的清代街屋建築,日治時期的牌樓、中正公園、宿舍群等,整個大溪儼然就是一座博物館,為了珍惜大溪的歷史風貌與人文風采兩百年,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(Wood Art Ecomuseum)於焉誕生,不僅修復大溪普濟路沿線的歷史建築、分年分階段開館,更與時俱進,連結在地社群,讓文化及歷史空間交融發酵。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dayday
不只有熱鬧的大溪老街,大溪以豐厚的人文底蘊和生活風格、與時俱進的在地連結和文化交融,為大眾帶來全新漫遊體驗,不論是崖線上的博物館群探索、還是各式的職人工藝課程,還是日暮後被點亮的老城,都值得你親自體會。
路線一:崖線上的古蹟郊遊,與時光一起行走
宣告全面開館的大溪木博館,目前公有館舍計有11個主題館、4個子展廳、8個服務設施,街區中還有32個民間街角館,展現大溪生活多元面向及特色主題。最新修復完成的日式警察宿舍群,包含「工藝交流館」、「工藝基地」與「物產小舖」等主要館舍及其他服務設施。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dayday
「工藝交流館」的首檔展覽「ReBorn:從土埆厝重生的木家具」,保留宿舍群修復工程中拆卸抽換而無法再使用的木料,結合大溪老街的土埆牆意象,發展出傳達永續自然意念的創新家具!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dayday
「工藝基地」則是由六連棟等三棟歷史建築的再利用,作為工藝師駐村空間、工藝教室、木工場及工藝傳習室。目前導入木藝及漆藝工藝,透過國內外工藝師駐村傳習,培育人才,同時也是常設展「大溪老厝邊-警察宿舍群生活故事」的展區。
而木博館絕大部分的主題館舍,都沿著老城區裡的大溪普濟路分布。從大溪公園到木博館館舍群,形成綠意豐富且具歷史文化故事的廊道,如同走在時光的崖線上,讓人循線探索。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嘟嘟嘟
路線二:走入大溪職人聚落,一天習得一項技藝!
大溪地靈人傑,工藝職人臥虎藏龍!主題館舍空間成為大溪職人群及街角館夥伴交流推廣的最佳平台。其中工藝基地以在地木工藝為核心,除了發展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木生活器物,並有藝師駐村空間,與生活工藝推廣課程,提供豐富的動態體驗,日籍漆藝師鳥毛清將於明年(2022年)2月進駐。
攝影:戚菫芃
物產小舖則是以推廣體驗大溪生活風土智慧,與工藝職人一起過生活為主題,結合策展、餐飲、課程及風土體驗活動的複合式空間。博物館群儼然成為新的生活工藝體驗聚落,每週或隔週皆有開放木藝小學堂、工藝體驗及醃漬食物等課程,讓遊客不只是遊逛,更能入門一項技藝、深入與大溪職人店主互動,感受真摯而熱情的大溪味!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dayday
路線三:品嚐大溪夜風味,老屋音樂迷幻夜
沿著公園崖線行走,入夜後的大溪展現別於白天的迷人氣息,甫於2020 年獲得台灣光環境獎的「大溪歷史光廊道」,讓喧嘩熱鬧的大溪瞬間沈靜,散發歲月靜好的夜色風華。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嘟嘟嘟
即便夕陽西下,老玩家的私藏行程才正要展開!藏身於老城區的店家紛紛切換夜間模式,位於新南老街上的新南12文創實驗商行,每週四限定夜間食堂皆由日本媽媽近藤香子掌廚,訂餐客人皆是為了香子的道地廚藝而來。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dayday
另一個私房行程,則是由蘭室茶坊固定辦理、每月一會的小酌蘭夜,不僅引領民眾漫步崖線廊道、點燈的新南老街,在故事中走入清代秀才的宅邸,跟著DJ音樂及蘭室特調,讓你拋開煩惱、全然享受一晚奇幻的老屋之夜。
圖 / 大溪木博館;攝影|黃天天
下次不妨安排個兩天一夜漫遊大溪,走進由百年光景構築而成的生活聚落「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」、跟著職人來場手作木器小物或是漬物鹽麴料理,遠眺崖線外的絕美夕陽及溪谷夜景,探索夜晚的大溪人家風味。
–
|關於WE PLUS|
WE PLUS,是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Wood Art Ecomuseum縮寫,也是成立木博館之初,提出與地方居民一起出發、共好的倡議;PLUS則象徵木博館綻放嶄新的面貌再升級!
自104年核定成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來,木博館的核心工作之一,即為逐年修復大溪普濟路沿線的歷史建築群並分年分階段開館,持續連結在地社群,以大溪的文化為主題活化再利用。
秉持著與在地居民共創精神,未來木博館也將持續徵求不同專長職人加入大溪場域,分享其生活智慧及專長,與在地文化及歷史空間交融發酵,讓文化場域再升級!
全台旅遊資料庫 訂閱ReadyGo YT
關注最夯旅遊話題 追蹤ReadyGo IG
呼叫旅遊小幫手 加入ReadyGo Line@
更多精選景點住宿美食 追蹤ReadyGo FB
外國人最愛旅遊攻略 關注ReadyGo 小紅書
RG特派員私房旅遊景點 關注ReadyGo TikT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