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台東製造 ZZTaitung 】旅行到移居的故事:台東「走走池上」半開放空間&咖啡廳

【台東旅行】走走池上:落實生活感,是移居池上最重要的事。@台東製造

即刻加入ReadyGo官方Line@,獲得第一手旅遊資訊與優惠折扣 加入好友

很喜歡到池上找大白(本名:羅正傑)聊天,聊移居、聊在地、聊生活、聊努力;移居的人身上會繫著一股純粹的信念,總是讓人更加相信這塊土地真的好值得被喜愛,而台東是如此真真切切地令人著迷。退伍後的大白,環島旅行成了每年的習慣。趁放假時,騎著車走入台灣各個鄉鎮的角落,好好感受從人、從土地所共同孕育出的獨一無二,深深影響著他的價值觀,他說「走走」是初衷、是動力、也是一切的最根本。

承租60年老屋,是留住腳步的契機。

「你知道嗎?其實『走走』的概念一直存在我的腦海裡。本想藉著旅行中的觀察作為分享的主題,只是最初並未設定地點是池上或者其他地方,來到池上,一切都是緣分。」2013年,大白辭去上班族的身分轉為自由工作者,一邊旅行一邊工作,讓他有更多時間停留於一直很喜歡的花東。

隔年,在一次與池上朋友聚會裡,大夥兒打趣地說:「既然你這麼常來池上,何不直接租個空間住下來就好了?」本沒多想的他,在友人的邀請下,看了一間門牌號碼恰好為「99號」的60年老屋,好像默默就開啟了「走走池上」的序曲。

架設「走走池上」粉絲專頁,一方面是想分享池上的點滴,以24節氣的自然時序,傳遞農人與土地間的關係,因為在鄉下生活的日子,實在是慢得很有人情味,也很有深度。

而老屋,起初只想做為一個彼此交流的工作室,與朋友一起慢慢整理老屋,享受移居池上的新生活。室內的每個空間設計、設備都是因自己想要而存在;想品嚐喜歡的咖啡豆,而買了義式咖啡機;想自己做出要用的木作,就買了木工切台;得規劃攝影時需要的場景、得擺放必須的紙樣、得放上心愛的書,一回神,就成了這般迷人的模樣。

共同工作空間,因夥伴加入而豐富。

把老屋設定為開放的共同工作空間,2015年9月開始,有了夥伴依真的加入後,這裡正式多了咖啡屋的身分。他們一位以設計紀錄生活,一位用咖啡努力實踐著,依真與大白這亦師亦友的關係,讓「走走池上」又變得更不一樣了。

熱情的她有股感染力,整個人好像和池上融為一體,年紀輕輕卻活得相當自在;因為欣賞走走池上平台的堅持與影響力,決心跟著大白身邊學習而來到池上,也將自己的咖啡所學帶入這裡。

清晨六點,依真會一起和在地的爺爺奶奶們到泳池運動;照顧愛貓粉腸;開店、跟朋友聊天、製作點心、趁休假時繞島尋覓咖啡豆、或是下班偷閒在店裡看電影,跟著朋友一同大笑,這些都是在池上生活的簡單日常,也因為如此,她能好好思考自己的咖啡廳該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。

「奶酪是簡單用純鮮奶做的,清爽又舒服,只要配上喜歡的果醬就可以了;對了,你敢喝桑葚牛奶嗎?最近跟著低調民宿的愷哥一起去採桑葚,煮出來的果醬可好吃了。」

來到池上,發現人與食物的距離變得很近,那些隨著季節變化而各自長著的獨有風味,就出現在家裡旁邊;許多食物都知道是由誰種的、種在哪裡,也聞過水果從樹上剛摘下的香氣。跟著在地朋友的腳步,親身感受雙手摘取食材的樂趣與信任感,生活在池上,飲食變得很踏實,而這也是「走走池上」想分享給訪客的體會。每三個月會照依真的「咖啡繞島地圖」輪替店內的「選豆名單」。自各鄉鎮的十多間用心小店中,挑選出3間自己喜歡的烘豆,帶回池上與客人分享,她說曾有客人因在店裡品嚐到曾經熟悉的滋味,而像巧遇知音般,滿心歡喜。


預見詳文 請參考 台東製造

看更多>>
【 全台懶人包 】「親近大自然」鐵人三項特輯,跋山涉水自行車通通都有!
【 台東懶人包 】2019鹿野池上13個景點、隱藏版池上美食推薦
【 台東景點|台東 】2019台東鐵花村「紅」了,音樂 x 市集 x 裝置藝術,3種享受一次滿足

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,不得轉載。 若有文章授權需求或合作請寄信至[email protected]

想知道更多優惠好康 加入ReadyGo Line@
更多精選住宿美食 追蹤ReadyGo FB
第一手旅遊資訊 追蹤ReadyGo IG

相關文章

在 Google 新聞追蹤 ReadyGo
隨時接收最新旅遊資訊

請到 Google 新聞主頁,點擊右上角星星,即可追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