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寶藏濕地!現實版的世外桃源 野菜天然石頭火鍋 體驗巴拉告傳統捕魚

花蓮濕地▲眼前這幅景致,猶如走進莫內的畫作中,這裡是花蓮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。(圖/記者彭懷玉攝,以下皆同)

即刻加入ReadyGo官方[email protected],獲得第一手旅遊資訊與優惠折扣 加入好友

眼前這幅景致,猶如走進印象派大師莫內的畫作中,這是光復鄉的馬太鞍濕地。12公頃的沼澤地,不斷冒出湧泉,在老闆朱進郎和女兒朱湘榕的努力下,不單能體驗阿美族傳統「巴拉告」捕魚法,還吃得到石頭加熱烹調出的野菜火鍋,野趣十足,讓都市俗嘖嘖稱奇。

花蓮濕地▲馬太鞍濕地在東台灣享譽盛名,天然沼澤地孕育豐富的禽鳥、蛙類及魚類。

馬太鞍濕地是國家級溼地,在東台灣享譽盛名,天然沼澤濕地孕育豐富的禽鳥、蛙類及魚類,走到橋上或木棧道上,可從清澈水中欣賞魚兒悠遊,水生植物為綠湖鋪了層毯子,夏天還會開滿荷花,像是走進莫內的《睡蓮》畫作當中,令人大嘆這座世外桃源的唯美存在。

花蓮濕地▲走到橋上或木棧道上是絕佳賞景視角。

花蓮濕地▲體驗阿美族生態捕魚法「巴拉告」(Parakaw)十分有趣。

濕地內的欣綠農園同為阿美族部落,為發揚族人的文化和古老智慧,這裡能體驗生態捕魚方法「巴拉告」(Parakaw),運用竹筒及樹幹、樹枝等素材做成魚蝦的屋子,放置溪底,等一段時間後,將木枝捆、竹筒整個舉起,就可將棲息在內的魚蝦趕入漁網,不會過度補獵,還能「吃多少捕多少」,讓生態得以永續下去。

花蓮濕地▲▼將蛇紋石洗淨後,以炭火加熱到5、600度以上,青菜、魚肉一一放入竹筒中,涮一涮便能熟透上桌,是原汁原味的石頭火鍋。花蓮濕地

重頭戲絕對少不了「野菜石頭火鍋」!不用開火烹煮,只要將蛇紋石洗淨後,以炭火加熱到5、600度以上,青菜、魚肉一一放入竹筒中,涮一涮便能熟透上桌,加進少許鹽,就是最原汁原味的石頭火鍋,湯頭十分鮮甜,之後再帶到馬芙壟餐廳用餐,宛如上演日本動漫《中華一番》的情節,喜愛烹飪的人一定要來親身體驗。

花蓮濕地▲體驗從自採蕨類、撈魚到烹煮過程,藉此更珍惜食物的得來不易。

欣綠農園老闆朱進郎在24歲時回到家鄉,說服阿美族人一同推動馬太鞍地區之美,現在這裡不但是馬太鞍濕地教育協會、文化工作坊,也販售在地農產品「小米乖乖」、「豆腐乳」及多樣小農作物,還能從自採蕨類、撈魚,到烹煮後一一端上桌,體驗第一線農夫、漁民的辛勞,藉此更珍惜食物的得來不易。另外,農園體驗更多達10多種,包含種子DIY、竹筒飯DIY、原住民舞蹈表演等,可依照個人時間規劃行程。

花蓮濕地▲欣綠農園老闆朱進郎在24歲時回到家鄉,說服阿美族人一同推動馬太鞍地區之美。

 

花蓮濕地

▲欣綠農園內的「馬芙壟餐廳」也有許多好料,像是加了檸檬的木鱉果汁(右),酸甜解渴令人回味再三。

感謝 ETtoday旅遊雲 同意轉載
原文網址: 花蓮「最大濕地」如走進畫中!體驗天然石頭火鍋、巴拉告傳統捕魚 

想知道更多優惠好康 加入ReadyGo [email protected]
更多精選住宿美食 追蹤ReadyGo FB
第一手旅遊資訊 追蹤ReadyGo IG

相關文章

在 Google 新聞追蹤 ReadyGo
隨時接收最新旅遊資訊

請到 Google 新聞主頁,點擊右上角星星,即可追蹤